米價持續上漲 全球食品通脹問題難解

(曼谷彭博電)彭博社報道指出,盡管小麥及其他農產品的價格有所回落,但米價持續上漲意味著困擾全球的食品通脹問題依然揮之不去。

楚杰說,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已將泰國今年的大米出口量從原先預測的800萬公噸下調至750萬公噸。根據初步數據,泰國去年出口大米770萬公噸,創四年來最高。

小麥價格2022年3月達到破紀錄水平,米價則幾乎全年相對平穩,緩解了亞洲食品通脹壓力。如今,大米價格持續上漲,對以大米為主糧的大陸、印度、越南等亞洲國家百姓而言,絕對不是好消息。聯合國已警示米價上漲對保障糧食供給構成威脅。

不過,隨著泰米價格攀升,米商接到的訂單開始減少。楚杰說,大陸和馬來西亞的買家轉向較為便宜的大米供應源。他估計,到了3月左右,當新米進入市場時,米價或許會出現回落,但即使泰米價格下降,也依然會比相同等級的越南大米來得貴。目前泰米一公噸約523美元(約687新元),是自2021年3月以來的新高,越南大米則便宜至少10%,一公噸約458至462美元。

泰國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名譽會長楚杰說,伊拉克和印尼的大米需求量強勁,伊拉克每個月都購買泰米,是去年泰米的最大單一買家。

泰國大米價格已飆升至近兩年來的新高。需求強勁是推動米價節節攀升的主要原因。俄烏戰爭爆發,小麥出口被打亂之后,部分大米進口商進口更多大米,來填補小麥供應的缺口;歲末佳節接踵而至,消費者紛紛在節前囤積大米;此外,泰銖升值也推高了大米的美元標價。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