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對于許多小家庭來說,如果沒有婆婆的干預,小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就怕遇到個愛挑事的婆家,不論媳婦怎么做都合不了她的心意。
接下來案例中的婆婆,就非要往兒子兒媳家插一腳,差點把孩子們的婚姻攪黃。
李政最近架不住母親的鬧騰,還是萬般無奈地把她接到了家里同住。
他出身農村,從小父親外出打工沒有音信后就和母親相依為命。
童年時期他過得很苦,沒有嘗過零食也沒有買過玩具。
好在他讀書刻苦,聯考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一所重點大學部。
臨近開學,他有些局促不安的問母親學費怎么辦,可得到的只是沉默的回應。
他不知道家里是不是真的一分錢沒有,只知道母親依然每天去村里的麻將館消遣。
好在高中老師知道他的情況,特意告訴他實在不行可以申請助學貸款。
就這樣,他獨自背著簡陋的行囊,踏上了求學的火車。
進入現代化的城市大學部,他才知道小山村的世界多么落后。
在學校他不攀比不玩樂,每天不是上課就是找兼職掙生活費。
在食堂里他也很少吃肉菜,水果零食一年也買不了幾回。
只是他酷愛打籃球,就喜歡晚上一個人在操場練習。
久而久之,運動讓他身型更加健碩,五官也越發明朗。
他的刻苦勤快,他的運動開朗不知不覺吸引了一個女孩。
李小柔是美術系的姑娘,平時長發翩翩就是不少男生的女神。
除了長相出眾,她的家境也比大部分同學要好。父母都經商,還就這么一個寶貝閨女。
只是誰都沒有想到,她看不上那些家境良好的紈绔子弟,偏偏喜歡上了李政這個農村小子。
她開始頻頻去籃球場看他練球,也會在圖書館裝作和他偶遇。
雖然知道自己配不上李小柔,但愛情還是讓他不顧一切地戀愛了。
畢業的時候他以為李小柔會跟他分手,畢竟他沒錢沒背景,更沒法給她幸福。
可誰知道李小柔在家里跟父母鬧了一個多月,終于說服了父親同意他們的婚事。
其實李政當時知道這個消息時,并沒有驚喜,反而有些難受。
在他心里李小柔能和他戀愛就已經很好了,并不敢奢求娶她。
可善良單純的小柔不在乎金錢,也不介意他的背景。
在雙方父母短暫的見過一次面后,兩人就訂了婚領了證。
知道李政家里窮,這婚房還是李小柔父母出的。
兩人的婚禮開銷也是李小柔父親掏的,他做的這一切只是希望女兒能幸福。
婚后兩人的小日子確實很幸福,李政下了班就會趕回家做飯,家務事也不要小柔插手。
一年后他們就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三口的照片看著真是羨煞旁人。
就在李政以為他苦盡甘來,終于迎來了人生的曙光時,老家的母親又出了幺蛾子。
原來老太太在老家被人笑話了,說她生個兒子做了倒插門,兒媳連門都不讓她進。
這話把老太太氣病了,躺了兩天就死活要進城來兒子家養老。
一開始李政很為難,畢竟房子不是他的,再說結婚時也答應了小柔母親不會讓母親來同住。
可是母親聽說不行,就瘋狂地撒潑罵人,還對著電話號啕大哭。
最后老太太竟然自己打聽了地址,帶著行囊就去了兒媳家。
李政下班看到母親在門口還以為自己眼花了,沒想到一見面老太太就哭了起來,說兒子沒良心不管她。
晚上妻子回來看到婆婆倒是很開心,態度也是恭恭敬敬,一口一個媽喊著。
而老太太對媳婦態度一般,在家里轉了一圈就開始挑毛病。
一會說地板不干凈,一會兒又說衛生間馬桶太臟了。
李小柔給婆婆這架勢弄得有些不高興,但是也沒說什么就去洗澡了。
李政不太高興母親擺架子,就小聲地提醒她不要那樣跟小柔說話,都是一家人嘛。
可母親不高興的回道:“咋了,我是她婆婆,這在老家打幾下都沒啥。要不是你要娶她,我會被人戳脊梁骨嗎!”
兩人爭執了幾句,老太太就問孫女在哪呢。
李政就說他們平時工作忙,平時就給小柔父母帶著了。
老太太一聽這話沒多說,洗了洗手就去吃飯了。
后面老太太在家里不僅喜歡指手畫腳,還要事事都按照她的意思來。
比如做菜得放辣椒,不然菜不下飯吃得也不香。
對于兒媳天天洗澡這件事她也覺得很浪費,尤其是媳婦的消費習慣。她發現小柔一到周末就喜歡下館子購物,平時各種小快遞也層出不窮。
所以只要看到媳婦買東西回家她就板個臉,對孫女也是愛答不理的。
久而久之,李小柔開始不想回家,更不想面對婆婆的指手畫腳。
李政知道媳婦受了委屈,便私下找到母親說道:“媽,我能有現在都是因為小柔,你要是不斷為難她,你還是趁早回老家吧。”
老太太一聽這話馬上提高嗓門說道:“呀,這是她讓你來教訓我吧,我還忘了跟你說呢,你們生個女孩肯定不行,她必須再給老李家生個帶把的。還有你工資卡的給我幫你管,你看看她一天天的花多少錢。”
李政一聽頓時氣笑了,隨即板著臉質問道:“噢,工資你管,孩子不帶催二胎,你想讓我打光棍嗎。”
母親看兒子這樣頂嘴,又開始哭鬧,說丈夫是個沒良心的,兒子也是個沒良心的。
這哭急尿嚎的樣子,讓李政真是頭疼極了。雪上加霜的是李小柔當晚沒有回家,帶著女兒去了娘家準備常住。
李政一整晚都沒有睡覺,第二天一早他就把母親送回了老家,也不管母親如何鬧騰。
其實他想要的很簡單,就是牢牢抓住他的小家,牢牢抓住他的幸福。
把母親送到老家后,他承諾每月會定期給她打錢,這才讓老太太安靜下來。
回到家的李政在家收拾了半天,又請了假去菜場買菜,他準備晚上就把妻子接回來……
案例中的男主人公最后還是做出了明智之舉,不僅送走了攪事的母親,還用心地接回妻子賠罪。
這告訴我們幸福其實需要經營,也給了我們以下兩點啟示。
02
一:聰明的男人,都會讓母親和妻子保持一段距離。
眾所周知婆媳是天生的敵人,所以并不建議這兩者生活在一起。
作為母親看到養育的兒子疼別人去了,心里自然難以平衡。
而作為媳婦也接受不了婆婆的指點和習慣,畢竟兩代人的理念和想法都有很大差距。
正因為雙方都有著自己的立場和習慣,所以處不來也是人之常情。
就怕像案例中的婆婆死活要去攪和兒子的家,全然不顧媳婦家對她兒子的恩情。
好在男主人公是個拎得清的男人,在妻子回娘家后就果斷送走了母親。
其實作為丈夫,必須要設置一道婆媳分隔的屏障。
這不僅僅是為了家庭和睦,也是為了自己的小家安定。
因為聰明的男人,都會讓母親和妻子保持一段距離。
而那些糊涂的男性,只會放任矛盾發展,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
03
二:母親要懂得,在兒子的家庭里,兒媳才是真正的女主人。
每一個有孩子的母親,都要在孩子成家的時候學會放手。
如果持續不斷的指手畫腳,那么一定會讓家里矛盾不斷。
尤其作為婆婆,就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分寸。不要管得太寬,也不能對孩子不管不顧。
作為老人要看清自己的位置,畢竟日子是孩子們過,你執意插一腳只能引來反感。
你可以提些意見也可以婉轉地表達想法,但要明白家里其實只有一個女主人,那就是媳婦。
婆婆要放好心態,不要和媳婦爭地位,更不要跟兒子挑撥離間。
要知道感情再好的夫妻也經不起長久的挑撥,再好的媳婦也不可能無止境地遷就婆婆。
所以一個好的家庭從婆婆做起,從每一個家庭成員做起。
04
其實婆媳矛盾最大的受害者,還是家里的男人。
這雙面夾板的滋味,會慢慢拖垮一個家庭。
不如趁早介入,也給自己和家人一個機會。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