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培訓學習有什么作用?參加課題研究有什么作用?交流學習有什么作用?讀書學習有什么作用?骨干、名師評選有什么作用?……
人們都是在無限多的"有用"與"無用"之間進行選擇、取舍。但能真正透徹"有用"和"無用"的人卻是少數。其原因就是一個人的文化底蘊下的"三觀"影響。
有哲人說:沒有無用的知識,只有無用的頭腦。
有成功學家說:很多事情,我們平時感覺他是無用的,當我們發現他有作用而去為之時已花謝花落,即使再去補救也是捉襟見肘。這種鏡像在各行各業中都比比皆是。
因此,成功學家都強調: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人的!
"有準備",就是能力儲備。其中最為核心的就是遠見卓識。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是十分艱難的。"前知五百年"依靠的是學習感悟;"后知五百年"完全依靠的是對"過去""現在"的深刻理解而作出的預測。
"早知三日事,富貴幾千年"這便是人們對缺乏預測能力的最大哀嘆!
大陸民間所言:積財不如積書,積書不如積德!從中我們依然可以清晰的感悟到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書"與"德"的永恒力量。
有字之書要深讀、多讀;無字之書(社會實踐)要熟讀、透讀。
正所謂"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現真理",這個真理才是人的真正成長的高難度過程。
我們因為缺失了更多的東西,所以我們才會把很多需要在未來才能發揮作用的東西當成了"無用"之材。
十多年以前,名師、骨干、課題不被大量的老師看好。如今,這些要素的作用正在把教育的鏡像創造得五彩斑斕。昔日的"無用論"只能用"悔不當初"來解郁!
成功在于嘗試,有信心和毅力在嘗試中習得真正的能量,方能對未來作出相應的預測!
讀書、實踐,這是創造高效預測力的法寶!除此之外,我們都會在"無用論"中迷失自我!
每一次學習實踐都蘊藏著成長發展的財富,我們需要有慧心和慧眼去發現和踐行。
財富就在自己的思維和實踐能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