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棗樹

我老家門前長著一棵有電飯煲那么粗的木棗樹,樹頭比屋頂還要高出許多,它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母親從娘家帶來親手栽下的。三年后它開花結棗了。結出的木棗為我們村里的大人孩子解了饞,也成了我家對外的一種標志。有找我的人向村里人問路,最明了的回答就是,門口有棵木棗樹。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從部隊轉業回來后,家里結余了一點錢,加上我的一些積蓄,便籌備拆舊房蓋新房了。就在集中籌備材料時,不料母親生病了,到醫院一查,患了絕癥已到晚期。從醫院回來后,母親似乎在交待后事,對我說:“長在門前那棵木棗村。已有30多年了,現在可以鋸了做門窗料。”我知道木棗樹樹質好,骨質硬,是做門窗邊框或桌椅的腿是上好材料。母親感慨說,“哪時,從娘家帶來的這棵小木棗樹,你還沒有出生,栽下后,就天天盼望它快快長大,能開花結棗,將來給你們兄妹及鄰居家的孩子解饞。家里蓋過幾次房子,缺少房梁,我和你父親都沒有舍得倒。這回家里又蓋新房了,媽也沒有什么可支持你的,就把這棵木棗樹鋸了建房用吧。”我聽了竟說不出話來,喉頭發哽,緩解一陣后,我對母親說:“門窗料我回頭向朋友借錢購買,讓木棗樹再長著吧。”我說不出口的一句話,母親留給我的活物就剩下這棵木棗樹了。

不久蓋新房了,木棗棵還在新房的門前依然生長著,母親每天拖著病重的身體,都要模模這棵她親手栽下,己長成木桶那么粗的木棗樹。新房蓋好不久,母親去世了。送葬那天,前來給母親送葬的人絡繹不絕,嘴里念叨著母親每年給她們送的木棗!也許是母親栽下的那棵木棗樹灑下的愛。

后來,我到了一家報社做了記者,一有機會,我就索性騎著腳踏車,回到老家,就在木棗樹下放張小方桌,聞著木棗樹散發的木棗清香,讀書寫稿。當木棗熟了,我會學著母親樣子,把摘下的木棗挨家挨戶送上幾碗。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