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笆爬滿墻,花開一院香
炙熱的夏天,又是每年畢業的時節
夏日的雨水淅瀝,夏日的艷陽高照
記不清多少次的離別,都在這蔥蘢的盛夏
2011年6月 那一年 高三
記憶中的那年,暑假來的比往年早了一個月。
六月初,急忙忙在學校拍合照,剛下過雨的空氣中散發著清涼的味道。樓前搭起的臺階上,男生女生們稚嫩的面龐被匆匆定格。一場沒有儀式感的道別,在那個夏日的早晨,我們和高中生涯揮手再見。
對于高中最終的印象就停留在這個時間節點上,往前一步是怎么寫都寫不完的各科試卷,是風扇轉動嗡嗡聲下簽字筆劃過紙張沙沙作響的聲音,是晚自習下后結伴回家腳踏車魚貫而出的畫面……而往后一步,是有史以來三個月的,最輕松的假期。
對于現在來說,那是再也回不去的青蔥年華。
2015年6月 那一年 大四
記憶中的那天,晴好的天氣,
鏡頭定格在學士帽被拋向天空的那一刻。
主教學樓前的大臺階上,學士帽被拋向天空中,女生們彎彎的眼角,笑靨如花,男生們清秀的臉龐,青春盎然,快門按下的那一刻,留下的是四年來大家最美好的樣子。
離校的當天,應景的下起了雨,大家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坐火車離開,也許節節車廂是離開的最慢速度。候車廳里,三三兩兩在一起,每個人都紅了眼。不同班次的列車呼嘯著從不同方向駛來,我們送著一個個依依不舍的同學離開,記不清多少次揮手道別,記不清多少次淚流滿面,也許大家心里都明白吧,下次再見的時候,已經不知道遙遠到哪一年。
記憶好像還停留在新生報到時的那天,那時的我們帶著對大學部的憧憬,好奇而又忐忑,從山南海北聚集在一起,不同的飲食習慣,不同的家鄉語言,不同的生活方式,卻恰到好處的一起生活,一起上課占座位,一起逛街去旅行,一起翹課打電動,一起熬夜背課本……可是大學部的四年,就這樣,轟然結束。
記不清多少次一路小跑氣喘吁吁為了在老師點名前坐在座位上,記不清多少次在周二一臉茫然的在早晨六點出早操,記不清多少次坐在夏日夜晚的足球場上談天說地,記不清多少次在沒課的日子里撒歡兒一起游玩……最好的時光,就在這匆匆而過的四年里。
盡管有這么多的"記不清多少次"
可是還有很多的"還沒有來得及"
還沒有來得及來一場有紀念感的畢業旅行,還沒有來的及好好的拍一套畢業照片作為紀念,還沒有來得及去同學們的家鄉去看看,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的和每個人說再見,還沒有來的及實現那些曾經許下的諾言……就這樣在淅瀝瀝的雨中,一別再見。
在這些"還沒有來的及"之后
還有那些"我們說好的"事情
我們說好的十年之后再次回一趟學校,我們說好的無論以后誰結婚都要到現場,我們說好的未來帶著孩子帶著家人再聚在一起,我們說好的每年有空無論多遠都找個折中的地方見見面,我們說好的荏苒時光再怎么漫長,我們也是最初的模樣……這些我們說好的事情,也許就化作成了最美的情愫,鑲嵌在印象中的大學部生活里。
那些各色的花,時隱時現的夢
時間繼續游走,把美好都偷走
高中,大學部,七年呼嘯而過的時光,好像對于高中來說,并沒有太多太多的舍不得和留戀感。也許是高中的朋友們至今仍然還在身邊;也許是聯考過后我們心中的小小宇宙終于得以迸發,投身在了一種"終于結束了"的喜悅之中;也許是被三個月自由暑假的時間沖擊興奮不已,那些離別的小情緒早已淹沒在這些中。
可是大學部,變得不一樣起來,我們對離別愈發清楚,每年的3月和9月都是最美好的時間,早晚溫度適宜。最重要的是,這兩個月都是假期過后,我們重新見面的日子。一起把酒言歡晚上一起坐公交慢吞吞回學校,看盡城內繁華然后到學校門口慢悠悠走回宿舍。盡管最初不喜歡這里,可它現在確是我們最懷念的地方,它承載了我們四年最美好的時光,它鐫刻了我們四年最快樂的回憶。
就是在這里,看著彼此,變成了最好的模樣。
四年里,我們看著風雨操場一帶原本的小樹林小草坪變成拔地而起飛速建成的教學樓,一餐三樓也轉眼變成了書吧和咖啡廳。很多的東西在四年中悄然變化著。
可是還是很遺憾,我們還沒能來得及見到傳說中的室內籃球場和室內游泳池,我們也沒有機會享受安裝了空調的宿舍,我們也沒能弄清楚為什么畢業之后學院就改了名字……
可是呀,這么多的"記不清多少次""還沒有來得及""我們說好的""還是很遺憾"都通通化作了我們對于大學部,最好的念想之中。
四年的時間,對我們來說,很長又很短。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還在一起的我們。
離別,是為了最好的相聚
再見,也是為了再次相見
每年的夏天,總是會按時到來
每年的夏天,離別也總會再次上演
這樣的夏天,循環往復,觥籌交錯,就在這樣的夏天中,那些鮮艷的色彩,那些旖旎的花香,都在這夏日熱烘烘的蒸汽中,在熱浪的炙烤下,凝結成了最明媚的存在,成了任憑時間打磨也無法褪卻的鮮明色彩。
而忽然間,今年的夏天,
就這樣,又再次席卷而來。